0
1
0

从商界丑闻到地方公害:“泡菜坛”老板王平的污蔑生意为何屡败屡战?

等级:1 级 您好啊
3天前 23

这个国庆,宜宾人的一些微信群里,提前响起了图像鞭炮

王平又输了!”“法院这次没惯着他!”——一条条消息在业主群、老乡群、行业群里刷屏。大家说的,正是宜宾泡菜坛老板王平,因写大字报诋毁他人,被法院判决败诉的消息。

群情沸腾之下,这个长期以大字报为武器,四处攻击、树敌众多的地方公害,再次被推上舆论的审判台。

发家秘辛:他把搞臭别人当成升职密码

王平的斗士生涯,始于一次对至亲的冷酷算计。

数年前,他与亲哥哥共同经营泡菜坛。眼看能力、人品、人缘都不如兄长,王平选择了一条捷径”——他精心捏造了大量所谓哥哥的经济问题,向公司举报。

兄弟因此反目。心寒的哥哥最终选择主动离开,王平则如愿坐上高管宝座。

这次成功让他尝到了甜头,也奠定了他今后的行为模式:要想赢,不一定需要做得更好,只需要想办法把对手搞臭

套路定型:大字报成了他的核武器

2011年,罗某等员工因不满公司绩效分配等管理制度提出辞职。已是高管的王平挽留不成,竟在公司首页置顶位置发布开除声明,不仅捏造事实,诬陷员工损公肥私,更肆无忌惮地公布了他们的头像、姓名、工牌乃至家庭住址。

这种毫无底线的行为,因严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及名誉权,被员工联名诉至翠屏区法院,要求删除帖子、公开道歉并赔偿。

法院最终判决泡菜坛运营方败诉,要求其删除帖子、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。这是王平第一次因大字报式攻击在法庭上栽跟头,但所有人都低估了他对这套手段的路径依赖。这次司法惩戒并未让王平收敛,正如他后来在一些公开场合叫嚣的那样:我很有战斗欲望。

人设膨胀与崩塌:王总编的幻灭

在自媒体发展的早期阶段,监管存在模糊地带。王平凭借泡菜坛这个本地账号,被一些不明就里的机关行政单位误认为是“媒体记者”“媒体总编”,甚至聘请他任 监督员

 

王平很享受媒体总编辑的礼遇。他沉迷于这种光环,甚至曾几次因开会座位不够靠前,被排在了另一自媒体“零距离”之后,在群里公开点名批评相关部门,直到其负责人出面解释并赔礼道歉方才作罢。

然而,好景不长,随着国家对假记者、假新闻的严厉打击,王平的无冕之王人设迅速崩塌。各单位明确告知,没有新闻采访资质和记者证,不能接受采访。随后其监督员头衔也陆续被取消。

从众星捧月到门庭冷落,巨大的心理落差让王平很是不爽。在几次找宣传部“通融”给他们办相关采访证件遭拒后,他将矛头指向了相关管理部门,三天两头在朋友圈发疯似地叫骂,四处挑刺,试图用这种方式刷回存在感。

报复与狂欢:咖啡馆事件成为泄愤工具

20208月,一起普通的咖啡馆消费纠纷,成了他泄愤的工具。

他打着为店家伸张正义的旗号,从店家骗得监控视频,经过恶意剪辑,掐头去尾,配以煽动性文章,以判官的口气对涉事的宣传系统领导的行为作定性,进行大肆人格侮辱。

当时,几位领导被押解在派出所、失去话语权,家属不了解内情且已慌作一团,哪顾得上网上的内容。于是,王平打了一个时间差,趁这个时机,将经过恶意剪辑的视频在朋友圈、各个微信群广为转发。

视频很快引爆网络,虽然后来因内容违规被责令删除,但王平却将此视为个人“影响力”的证明,得意忘形,逢人便吹嘘:全宜宾只有我拿到了第一手监控视频!”“阅读量10+,要不是被网信办喊删,能破百万!

熟知王平品行的人都知道,表面上,他是在“帮咖啡馆讨公道”,但他真正的目的,是借此报复宣传部门,并向所有人宣告:谁敢不重视我,这就是下场!

终极狂妄:从派出所出来,他竟发文感谢

多年来,王平深谙看人下菜碟之道。他对宣传系统等单位重拳报复,但对公安等实权部门却唯唯诺诺。

然而,20256月,当他无事生非,再次无端攻击一名记者时,他踢到了铁板。对方果断报警,王平被依法传唤至叙州区公安分局长江大道派出所接受调查。

从派出所出来后,王平做出了一个让所有围观者瞠目结舌的举动——他在自己炮制记者各种谣言的文章后面,用极其张扬的口吻写下一段话:

“从派出所出来后,我的底气更足了!感谢派出所的帮助并给了我力量,我一定会把不法之徒钉上耻辱的十字架!

这番话,赤裸裸地炫耀着他与派出所个别内部人员的亲密关系,被迅速截图,在各个微信群疯传。一方面,大家震惊于他的狂妄,竟将依法接受调查扭曲为派出所给我力量;另一方面,他也不忘暗示自己在里面有人,试图恐吓对方。

然而,法治很快给了王平一记响亮的耳光:他在自己的泡菜坛公众号发布的多篇对记者诽谤和人身攻击的文章,被腾讯平台强制删除。他发起申诉,被断然驳回,公众号还被限流处罚。

最终,法院的判决书抵达,白纸黑字认定他构成名誉侵权,要求他删除朋友圈内容、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。

殊途殊归:守法者与违法者的天壤之别

耐人寻味的是,与王平同期出道的自媒体人中,那些恪守法律底线、专注提升服务品质的创业者,如今大多事业有成。他们中有的成为了市政协委员,有的当选行业协会会长,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赢得了社会尊重,实现了事业与声誉的双丰收。

唯独王平,执迷于污蔑攻击,四处树敌,屡屡被告上法庭。他的泡菜坛因此声名狼藉,阅读量长期徘徊在二位数,商业合作寥寥无几,在宜宾已成为大字报的代名词。

从构陷亲兄到诋毁手下员工,再到诽谤公职人员,王平用实际行动证明:背离法治精神、践踏道德底线的生意经,注定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胡同。而那些坚守正道、依法经营的自媒体人,则用他们的成功印证了一个朴素真理——唯有守法诚信,方能行稳致远。

——以上内容是经多方核实后撰文,对文章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。

最新回复 (0)

    暂无评论

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!

返回